当晚的视频通话里,母亲突然提起一个消息,“月歆,公司要调我去美国总部,至少五年。”母亲的声音有些犹豫,“这次……我希望你跟我一起去。”
廉月歆握紧了手中的画笔。
“好。”她听见自己说。
挂断电话后,她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很久,终于点开那个熟悉的对话框。
【廉月歆】:我要去美国了。
几乎是瞬间,状态栏显示“对方正在输入…”,持续了足足十秒。
【裴绚展】:!!!!!!
【裴绚展】:哪个城市???
【廉月歆】:纽约。
【裴绚展】:……
【裴绚展】:我下个月要去纽约的篮球学院。
廉月歆盯着这行字,心跳突然漏了一拍。
【裴绚展】:所以……
【裴绚展】:我们终于可以见面了吗?
窗外的夕阳将整个房间染成橘红色,廉月歆看着自己满墙的篮球少年素描,轻轻敲下一个字:
【廉月歆】:好。
接下来的日子像被按了加速键,廉月歆依然每天画画,但素描本里的背影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;裴绚展依然喋喋不休地讲训练日常,但话题开始频繁出现“等见面那天”。
“我要带你去斯台普斯中心看球赛!”
“你得尝尝我妈妈教的煎蛋三明治,我发誓是世界上最好吃的。”
“我从论坛上知道学校后面有片超棒的涂鸦墙,你可以去那里画画……”
廉月歆从不接话,只是安静地听着,然后在画里悄悄添加他描述的细节——涂鸦墙边的野猫,训练馆更衣室门上的贴纸,甚至是他总提到的那个总爱吹错哨的裁判。
出发前一周,她终于完成了那本篮球画册。最后一页是她从未尝试过的风格——两个模糊的身影站在夕阳下的球场边,一个抱着篮球,一个拿着素描本。
她小心地打包好画册,在快递单上写下裴绚展告诉她的学院地址。
“见面时。”她在心里默念,“你要认出我啊。”
纽约的阳光比想象中刺眼。
廉月歆站在新家的落地窗前,看着陌生的街道,母亲忙着安顿工作,给了她三天自由活动的时间。
手机震动起来。
【裴绚展】:我收到画册了。
【裴绚展】:最后一页……是我们的见面预告吗?
廉月歆没有回复。
【裴绚展】:明天下午三点,格里菲斯公园的天文台门口。
【裴绚展】:我会穿红色球鞋。
【裴绚展】:你会来吗?
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许久,最终轻轻落下:
【廉月歆】: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