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:《重生后,我成了死对头的冲喜娘子》
A+ A-

出了中正殿,秦辞忧扶着宋寻川往宫门处走,瞥见假山石后宫装人影一闪,心中了然。

方才嫦月公主进殿求情,淳贵妃并未跟着.

想是个投石问路的意思,毕竟皇帝对女儿的防备心要低一些。

能够盛宠多年的人,自然有几分心机在身上。

秦辞忧没再理会,默默绕过几重宫阙,到了人少的宫道上,宋寻川终于衣袖一扯,不耐烦地甩开了她的手。

秦辞忧倒未着恼,拍了拍手,淡声道.

“这还是在宫里,将军这是要跟我闹脾气给人看?”

“不用你扶!”

失去了秦辞忧的支撑,宋寻川的脚步有一些虚,却仍旧固执地自己走着。

不扶就不扶,自讨苦吃,反正走这几步路也就是累些,对内伤无碍,秦辞忧也就随他去了。

宋寻川的心中却是思绪翻涌,时至今日,他仍旧不能信任这个嫁过来冲喜的女人。

毕竟她极有可能是二房三房安插在自己身边的棋子。

可若真是一枚棋子,又为何冒着犯龙颜的危险护住自己?

是苦肉计吗?他实在想不透这其中的缘故。

马车平缓地回返府中,一进桐川院,秦辞忧伸手将房门一推,以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。

“衣服脱了,看看刚刚那一下可受了伤。”

宋寻川闻言一怔,苍白的面容上一点红意像水波漾开,不自然地移开了目光。

“不用看。施刑的人揣度皇上的意思,没有下重手。”

“随你。”

秦辞忧挑了挑眉,并未坚持,吩咐了贴身照料宋寻川的小厮几声,转身就往自己房中走去。

棠依和沐楚早已在门口等着,备好了清水给她净面,宽袍大袖的礼服行动不易,棠依忙伺候着秦辞忧换上。

褪去衣服的时候,眼尖的棠依瞧见了秦辞忧肩背上那一道痕迹。

“小姐,这是怎么了?”

沐楚近前一看,也不由得心疼,忙去找消肿化瘀的药膏。

“出了点小变故而已。”

秦辞忧自己倒不甚在意,一字未提替宋寻川挨了廷杖的事,战场上刀光剑影,大伤小伤都受过,这一点又算什么。

她将一双葱白的手浸入水中,心不在焉地净手,想的仍是今日在中正殿发生的事。

宋寻川为何毫无征兆地向皇帝交出兵权,她怎么想也捉摸不透。

笃笃敲门声响起,外面传来江氏尖细响亮的声音。

“你们少夫人在吗?”

秦辞忧眼底划过一丝厌恶,理了理鬓发站起身来。

江氏虽是询问的语气,却已不客气地推开了门,三房的蔡氏和几个丫鬟婆子跟在后头。

妯娌俩毫无顾忌地走了进来,江氏的一双挑眼上下打量着秦辞忧,不咸不淡。

“听跟着的人说,你们今儿在御前惹了皇上不痛快?”

“这恐怕不劳婶娘关心。”秦辞忧微微冷笑,意有所指。

“婶娘的耳目倒是灵敏,这么一会儿工夫就已经晓得风声了。”

“你......”江氏瞧着秦辞忧横眉冷目的样子,火气不打一处来。

不过是一个乡下长大的野丫头,凭什么这么硬气!

“你可要记得自己的身份!俗话说,人在矮檐下......”

江氏耐不住性子想要给这不识抬举的丫头一个教训,碍于宋寻川的屋子在附近。

只得勉强放低了姿态:“川儿交了兵权的事,是真的么?”

秦辞忧打量着江氏的神色:“真的又如何?”

江氏见传闻坐实,气得银牙咬碎,不自觉拔高了声音。

“糊涂啊!他想是一时转不过弯来,你呢?你在旁边为什么不劝劝?”

“当着皇上的面,有我插嘴的份吗?”

秦辞忧这会儿倒少见的乖顺起来:“我连诰命都还没封,怎么敢胡乱说话。”

“只可惜婶娘也见不得皇上的面,不然说不定还能动动嘴皮子一展雄才呢。”

这一通嘲讽无疑戳中了江氏的痛脚,多年来,她身为二房太太,丈夫又不争气,从来也及不上大嫂的风光,此时气得脸都黑了。

她忍不住指着秦辞忧的鼻子骂了起来:“你倒是伶牙俐齿得不行,却是个傻子!”

“连兵权交出去都不管!那兵权与其让皇上便宜了外人,不如给自家人,这都想不明白,我也白抬举你了!”

这一瞬间秦辞忧明白了她过来寻衅的目的,差点讥笑出声来。

宋寻叶那油头粉脸的草包也配领兵权?恐怕是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吧!

几声咳嗽响起,一个声音在人群之后冷冰冰道:“给哪个自家人?”

仆妇们自觉地让开一条道来,宋寻川由小厮扶着走了进来,身躯虽羸弱,一双眸子却如鹰隼般掠过屋中众人。

江氏对宋寻川究竟还是有所顾忌的,假意陪着笑脸。

“川儿,扰了你休息,是我做婶娘的不好。我就是想,交兵权的事到底是操之过急了,能否找皇上认个错,收回成命。”

“既然你身体未复原,其实这个位置可以让你弟弟寻叶试试。他虽年轻识浅,也可以历练着看看。”

宋寻川没急着答话,慢条斯理在屋子正中的椅子上坐了下来。

面上如寒霜一般,微微抬起眼皮:“兵权是我自己挣来的,想要就要,不想要了,也不会平白送给别人。”

江氏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。

蔡氏见情势不对,忙向宋寻叶道:“川儿,你也真是的,一家子兄弟骨肉。”

“总得想着帮衬帮衬,你怎么一点也不留心呢?”

宋寻叶还没出声,秦辞忧先微微一笑着接了话茬。

“人贵自立,自古以来有子袭父爵的,没听说过弟承兄权的,何况我夫君还活得好好的,二位婶娘这道理,我真是一点也不懂。”

蔡氏看起来是个笨嘴拙舌的,被她一席话说得讪讪的不知怎么接话。

江氏则冷笑了数声,暂不敢拿宋寻川怎么样,便望着秦辞忧嘲讽道。

“好,好得很,你最懂大道理了!知书达理得连敬上怜下,兄友弟恭都不晓得了!”

“二嫂,小孩子不懂事,你就别跟他们计较了,走吧,去我那吃茶去。”

蔡氏拍了拍江氏的手劝抚了两句,硬拉着她走了。

江氏一腔怒火无处发泄,迈出了门,在屋前砖地上狠狠唾了两口才离去。
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